天不应:剑指苍穹讨公道
一、破庙夜雪:苦海县的意外相遇
永安历五四七年,齐国南部的苦海县,像被冻住了一样。腊月的夜雪下得又急又密,鹅毛般的雪花砸在地上,很快就积起厚厚一层,连县城外那座荒废多年的山神庙,也被裹进了一片白茫茫的混沌里。
闻潮生缩在庙内的神龛旁,怀里揣着半块硬邦邦的麦饼,借着微弱的柴火,翻看着一本破旧的剑谱。他本是个浪迹天涯的剑客,因得罪了当地的恶霸,被迫躲到这苦海县,靠给人砍柴、帮工度日,山神庙便成了他临时的容身之所。
“咳咳……”
一阵虚弱的咳嗽声,突然从庙门外传来。闻潮生猛地抬头,只见风雪中,一个身影踉踉跄跄地倒在庙门口,雪地里瞬间洇开一片暗红 —— 是血。
他快步冲过去,扶起那人。这是个女人,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裙,左腿不自然地扭曲着,显然是断了,身上还有好几处伤口,血正从伤口里往外渗,染红了身下的白雪。她脸色惨白,嘴唇干裂,气息微弱得像风中残烛,眼看就要不行了。
“姑娘,你撑住!” 闻潮生赶紧把她扶到神龛旁,拿出自己仅剩的半块麦饼,泡在温水里,一点点喂到她嘴里。又从包袱里翻出伤药,小心翼翼地帮她处理伤口。
女人缓缓睁开眼,一双眼睛亮得惊人,即使在如此虚弱的状态下,也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。她看着闻潮生,沙哑地问:“你…… 是谁?”
“我叫闻潮生,是个路过的剑客。” 闻潮生轻声说,“姑娘,你怎么会伤成这样?又是从哪里来的?”
女人沉默了,只是紧紧攥着藏在怀里的一个布包,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。闻潮生见状,也不再追问 —— 江湖险恶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他没必要刨根问底。
接下来的几天,闻潮生一直留在山神庙里,照顾这个女人。他给她换药、煮粥,还去山里打猎,给她补充营养。女人的伤势渐渐好转,也终于肯开口说话。她告诉闻潮生,她叫苏晚,是个流民,因为家乡遭了灾,一路逃难到这里,路上遇到了劫匪,才伤成这样。
闻潮生虽然觉得苏晚的话里有些不对劲 —— 她的言行举止,不像是普通的流民,倒像是个受过良好教养的人 —— 但他也没多想,只当是自己多心了。他以为,这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,等苏晚的伤好了,他们就会各自上路,从此再无交集。
可他不知道,从捡到苏晚的那一刻起,他就已经卷入了一桩天大的秘密,一场足以颠覆整个齐国的风暴,正悄然向他袭来。
二、秘密浮现:瘸腿女人背后的暗流
苏晚的伤好了大半后,开始帮着闻潮生打理庙内的琐事。她洗衣、做饭,还会帮闻潮生整理剑谱,偶尔还能指出他练剑时的不足之处。闻潮生越来越觉得,苏晚绝不是普通的流民 —— 她懂剑术,知兵法,甚至对朝堂之事也颇有见解,这些都不是一个流民能具备的能力。
真正让闻潮生意识到不对劲的,是那一天。
那天,闻潮生从县城砍柴回来,刚走到山神庙附近,就听到庙内传来打斗声。他心里一紧,拔出腰间的长剑,快步冲了进去。只见庙内站着几个穿着黑衣的人,正围着苏晚动手,苏晚虽然左腿不便,却凭借着精妙的步法和招式,与他们周旋,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布包。
“住手!” 闻潮生大喝一声,挥剑冲了上去。他的剑法凌厉,很快就击退了那几个黑衣人。黑衣人见势不妙,对视一眼,转身就跑,消失在风雪中。
“你没事吧?” 闻潮生赶紧走到苏晚身边,查看她的情况。
苏晚摇了摇头,脸色却比之前更白了。她看着闻潮生,沉默了很久,终于开口:“闻大哥,对不起,我骗了你。我不是流民,我是前太子的侍女。”
闻潮生愣住了 —— 前太子?他想起三年前的那场宫廷政变,前太子被诬陷谋反,满门抄斩,只有少数几个亲信逃了出来,没想到苏晚竟然是其中之一。
“那些黑衣人,是当今皇上派来追杀我的。” 苏晚继续说,打开了那个布包。布包里,是一块刻着 “太子印” 的玉佩,还有一份密函。“这密函里,记载着当今皇上诬陷前太子谋反、弑父篡位的真相。我这次出来,就是想找到忠臣,揭露他的罪行,为前太子平反。”
闻潮生看着那块玉佩和密函,心里掀起惊涛骇浪。他虽然只是个浪迹天涯的剑客,却也深知 “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” 的道理,可皇上弑父篡位、诬陷太子,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。
“闻大哥,我知道这件事很危险,如果你想置身事外,我不会怪你。” 苏晚看着他,眼神里满是恳求,“可如果连你都不肯帮我,那前太子的冤屈,就永远无法昭雪了。”
闻潮生握紧了手中的剑。他想起自己小时候,父亲被恶霸害死,官府却因为收了贿赂,不肯为父亲伸冤,他就是因为看不惯这世道的不公,才走上了剑客之路。如今,前太子蒙冤,皇上无道,他怎么能置身事外?
“苏姑娘,你放心,我帮你。” 闻潮生郑重地说,“就算是与整个朝廷为敌,我也要帮你把真相揭露出来,为前太子讨回公道!”
苏晚看着他,眼眶瞬间红了。她知道,有了闻潮生的帮助,这件事终于有了希望。
三、数年蛰伏:剑影磨砺中的成长
从那以后,闻潮生和苏晚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。皇上得知苏晚还活着,还带着密函,派出了大量的追兵,四处搜捕他们。他们躲过大山,逃过县城,好几次都差点被追兵抓住,全靠闻潮生的剑术和苏晚的智谋,才一次次化险为夷。
在逃亡的过程中,闻潮生的剑术也在不断进步。他遇到了很多江湖上的高人,有的被他们的义举感动,愿意传授他剑法;有的虽然与他们为敌,却也让他在实战中,磨练出了更凌厉、更实用的招式。他还开始研究苏晚带来的兵法,学习排兵布阵、谋略计策,从一个只会舞剑的剑客,慢慢成长为一个能文能武、有勇有谋的领导者。
苏晚的伤势也渐渐痊愈,虽然左腿还是有些不便,却已经不影响行动。她凭借着自己的人脉,联系上了很多前太子的旧部,还有一些对当今皇上不满的忠臣。他们秘密集结,在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,揭露皇上的罪行。
这期间,闻潮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。他的朋友因为帮助他,被追兵杀害;他曾经信任的人,为了钱财,出卖了他们的行踪;他甚至还被官府通缉,成了全国闻名的 “反贼”。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他都没有放弃 —— 他还记得自己对苏晚的承诺,还记得前太子的冤屈,还记得自己想要讨回的公道。
有一次,他们躲在一座深山里,大雪封山,粮食断绝。苏晚看着闻潮生日渐消瘦的脸庞,心疼地说:“闻大哥,都是我连累了你。如果不是我,你现在还是个自由自在的剑客,不用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。”
闻潮生笑着摇了摇头,摸了摸她的头:“苏姑娘,别这么说。能为正义而战,能为公道而活,这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。再说,有你在身边,再苦的日子,也不算苦。”
苏晚的脸颊瞬间红了,她低下头,心里泛起一丝甜意。这些年的相处,她早就对这个正直、勇敢、温柔的剑客,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。只是因为身负血海深仇,她一直不敢表露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集结的力量越来越强。前太子的旧部、不满皇上的忠臣、江湖上的侠义之士,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,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势力。闻潮生也成了这支队伍的首领,被大家称为 “闻大侠”。
永安历五五二年,距离他们相遇已经过去了五年。闻潮生觉得,时机已经成熟 —— 皇上最近沉迷酒色,朝政荒废,官员腐败,百姓怨声载道,正是他们揭露真相、讨伐暴君的好时机。
“兄弟们,” 闻潮生站在队伍前,手持长剑,声音洪亮,“五年了,我们忍辱负重,就是为了今天!当今皇上弑父篡位,诬陷太子,残害忠良,鱼肉百姓,这样的暴君,不配统治齐国!今天,我们就要打进京城,闯进参天殿,为前太子平反,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!”
“为太子平反!为百姓讨公道!” 队伍里响起震天动地的呐喊声,大家高举着武器,朝着京城的方向,浩浩荡荡地进发。
四、参天殿前:拔剑向 “天” 的公道之战
京城的守卫虽然森严,却抵挡不住闻潮生队伍的进攻。他们士气高昂,作战勇猛,加上有前太子旧部的内应,很快就攻破了城门,一路杀进了皇宫。
皇宫内,血流成河,尸骸遍地。皇上的禁军虽然精锐,却在闻潮生队伍的冲击下,节节败退。闻潮生手持长剑,一路杀到参天殿前,身后跟着苏晚和残存的将士。
参天殿的大门敞开着,当今皇上坐在龙椅上,脸色惨白,身边围着几个亲信大臣,手里拿着武器,却吓得瑟瑟发抖。
“闻潮生!你这个反贼!竟敢闯宫谋反,你就不怕株连九族吗?” 皇上色厉内荏地喊道。
闻潮生冷笑一声,一步步走进殿内,剑尖指着皇上:“株连九族?你弑父篡位的时候,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?你诬陷前太子、残害忠良的时候,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?你鱼肉百姓、荒废朝政的时候,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?”
他回头看了一眼苏晚,苏晚立刻上前,将手中的密函和太子印,递给了殿内的文武百官。百官们看完密函,一个个脸色大变,纷纷跪倒在地:“皇上无道,罪该万死!请闻大侠为天下百姓做主!”
皇上看着这一幕,彻底慌了,他想从龙椅上站起来,却腿一软,摔在了地上。“不…… 不是这样的!是他们诬陷我!闻潮生,你放了我,我给你高官厚禄,给你金银珠宝,你想要什么,我都给你!”
“我想要的,你给不了。” 闻潮生一步步走到皇上面前,剑尖抵在他的喉咙上,“我想要的,是前太子的冤屈昭雪,是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,是这世道的公平正义!而你,根本给不了!”
他想起这些年的颠沛流离,想起那些为了正义而牺牲的兄弟,想起苏晚眼中的期盼,想起天下百姓的苦难,眼神变得愈发坚定。
“我叫闻潮生,” 闻潮生的声音,在空旷的参天殿内回荡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,“此次拔剑,来跟‘天’…… 讨个公道!”
话音未落,他手中的长剑猛地刺入皇上的喉咙。皇上瞪大了眼睛,嘴里涌出鲜血,身体软软地倒在地上,再也没了气息。
杀了皇上后,闻潮生走到殿外,此时的天空,已经露出了鱼肚白,一轮明月还挂在天边,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,也洒在遍地的尸骸和血迹上,显得格外悲壮。
苏晚走到他身边,看着他,眼里满是敬佩和温柔:“闻大哥,我们成功了。前太子的冤屈,终于昭雪了。”
闻潮生点了点头,却没有丝毫喜悦 —— 这场战争,虽然赢了,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无数的将士失去了生命,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。他抬头望向天空,轻声说:“这公道,来得太不容易了。”
后来,闻潮生和苏晚拥立前太子的幼子为新帝,辅佐新帝整顿朝政,安抚百姓,齐国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。苏晚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仇恨,和闻潮生走到了一起。
有人问闻潮生,后悔吗?后悔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,付出这么多,手上沾满鲜血。
闻潮生总是笑着摇头:“我不后悔。黄土白骨三万抔,剑光如影月如酒。春风斩尽人间事,且问桃花肯白头?只要能讨回公道,只要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,就算付出再多,我也不后悔。”
夕阳下,闻潮生和苏晚并肩站在皇宫的城楼上,看着下方繁华的京城,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他们知道,这场 “向天问公道” 的战争,虽然结束了,但守护这公道、守护这天下的责任,才刚刚开始。而他们,会一直并肩走下去,用自己的力量,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正义。
以上是关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