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山月
天启十三年的深秋,京城永清伯府张灯结彩,却掩不住府内微妙的气氛。一辆乌篷船从江南驶来,带回了伯府失散十六年的六姑娘——秋蘅。
消息传开,京中好事者纷纷打探。有人说这六姑娘在乡野长大,定是粗鄙不堪;有人猜她是来争夺家产,心思定然不纯。伯夫人看着眼前身着素布裙、眉眼清淡的少女,眼中难掩失望,只淡淡吩咐下人:“带六姑娘去西跨院住着,先学学规矩。”
秋蘅对此毫不在意。她抚摸着袖中那方雕刻着祥云纹的香印,这是师父临终前交给她的遗物。十六年前,她并非走失,而是被云游的玄门高人收养,不仅习得一手出神入化的香道,更掌握了驱邪除妖之术。此次回归伯府,除了完成师父“认祖归宗”的遗愿,更是因为她感应到京城妖气弥漫,恐有大劫。
初入伯府的日子,秋蘅确实成了众人的笑柄。她不懂京中贵女的梳妆打扮,不会吟诗作对,连行礼都带着几分乡野气息。三姑娘秋柔更是处处刁难,故意在赏花宴上让她当众调香,想看她出丑。
一、香惊四座,风雅扬名
赏花宴上,秋柔递来劣质的香材,嘲讽道:“六妹妹在乡下长大,想必对调香很有‘心得’,不如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?”众人目光灼灼,等着看秋蘅的笑话。
秋蘅却不慌不忙,接过香材,又从自己的锦囊里取出几味草药。她指尖翻飞,将香材研磨、混合、塑形,动作行云流水,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。半个时辰后,一炉名为“惊山月”的香被点燃。
起初是淡淡的松针清香,随后竟生出空山新雨后的湿润气息,最后化作一轮明月高悬山间的清冷悠远,萦绕在庭院中久久不散。在场众人都看呆了,连一向挑剔的礼部尚书夫人都赞不绝口:“此香意境悠远,香气清而不冷,雅而不淡,真是绝品!”
秋蘅这一手香道,彻底扭转了京中人对她的看法。此后,前来伯府求香的人络绎不绝,从文人雅士到王公贵族,都以能求得一炉秋蘅亲手调制的香为荣。她的“惊山月”“忘忧引”“寒江雪”等香品,更是成了京中风雅之士追捧的对象。秋蘅也借此机会,结识了不少人脉,暗中观察着京城的妖气来源。
有一次,顺天府尹的公子突然变得疯疯癫癫,夜夜啼哭,请来的太医都束手无策。府尹夫人听闻秋蘅的名声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求香。秋蘅一见到那位公子,就察觉到他身上附着一股怨气。她不动声色地调了一炉“镇魂香”,又在香灰中混入了少量辟邪的朱砂。当晚,公子的哭闹就停了,第二天便恢复了正常。府尹夫人对秋蘅感激涕零,从此成了她的坚定支持者。
二、妖气弥漫,暗中除妖
随着与京中各方人士的接触,秋蘅发现妖气的源头竟与宫中有关。近来宫中怪事频发,先是贵妃宫中的孔雀无故开屏啼血,后是太子殿下夜梦恶鬼缠身,精神日渐萎靡。皇帝听信方士之言,认为是妖邪作祟,下令在京城大肆搜寻“妖人”,却闹得人心惶惶。
秋蘅借着为宫中贵人调香的机会,潜入深宫。她发现后宫的兰淑妃身上妖气最重,但其本体并非妖物,而是被一只千年狐妖附身。这狐妖想借淑妃的身份接近皇帝,吸取龙气,进而扰乱朝纲,加速大劫的到来。
为了不打草惊蛇,秋蘅开始暗中布局。她给太子殿下调了“安神香”,助他抵御梦魇;又给皇帝献上“醒神香”,让他保持清醒,不受方士蛊惑。同时,她还联系上了宫中一位正直的老太监,让他帮忙留意淑妃的动向。
不久后,宫中举办赏花宴,淑妃邀请秋蘅入宫调香。秋蘅知道,决战的时刻到了。她带着精心准备的香具和草药,来到宫中。宴会上,淑妃故意刁难,让她调一炉“倾国香”。秋蘅趁机将混合了雄黄、艾草等辟邪草药的香材点燃,香气弥漫开来,淑妃身上的妖气瞬间躁动起来。
狐妖察觉不对,想要发作,却被秋蘅早已布下的符阵困住。秋蘅手持师父留下的桃木剑,厉声喝道:“千年狐妖,竟敢祸乱宫廷,今日我便替天行道!”她念动咒语,桃木剑发出金光,朝着狐妖刺去。狐妖惨叫一声,从淑妃体内被逼出,化作一道青烟消散。
三、国之将亡,以香为刃
狐妖被除,宫中的怪事渐渐平息。皇帝得知真相后,对秋蘅十分感激,想要封她为“护国夫人”。秋蘅却拒绝了:“陛下,妖邪虽除,但国之根基仍在动摇。若想国泰民安,还需整顿朝纲,安抚百姓。”皇帝听后,陷入了沉思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。秋蘅发现,狐妖只是冰山一角,京城之下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。一股黑暗势力正在暗中崛起,他们利用妖术操控官员,挑起战乱,想要推翻天启王朝。
秋蘅开始联合京中的正义之士,包括之前受过她帮助的顺天府尹、宫中老太监,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玄门中人。她以香为刃,将驱邪的草药混入香中,分发给百姓,让他们免受妖气侵扰;她用香道交流为掩护,与各方势力秘密联络,收集黑暗势力的罪证。
有一次,黑暗势力策划在京城举办的庙会上下毒,制造恐慌。秋蘅提前得知消息,连夜调制了大量“解毒香”,让手下人在庙会现场点燃。当毒药发作时,“解毒香”的香气迅速扩散,中和了毒性,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。黑暗势力的阴谋再次落空。
四、惊山月明,守护家国
经过数月的努力,秋蘅终于收集到了黑暗势力的罪证。她将罪证呈给皇帝,皇帝震怒,下令彻查。在秋蘅和各方正义之士的协助下,黑暗势力被一网打尽,为首的乱臣贼子也被绳之以法。
京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天启王朝也暂时摆脱了危机。永清伯府上下对秋蘅刮目相看,伯夫人更是亲自来到西跨院,想要将她接到主院居住。秋蘅却笑着拒绝了:“母亲,西跨院安静,适合我调香。”
如今的秋蘅,依旧是京中闻名的香道高手,只是人们在惊叹她的香技时,再也不敢轻视这个从乡野回来的姑娘。她时常坐在西跨院的庭院中,点燃一炉“惊山月”,看着月光洒在香案上,眼神清澈而坚定。
有人问她:“秋姑娘,您既有如此本事,为何不留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?”秋蘅望着远方的山峦,轻声说:“我制香,是为了给人间添一份风雅;我除妖,是为了给家国守一份安宁。比起荣华富贵,我更愿这山河无恙,月色常明。”
晚风拂过,带着“惊山月”的清香,飘向京城的大街小巷。秋蘅知道,妖邪或许还会卷土重来,大劫或许并未完全消散,但她会一直守护在这里,以香为刃,以心为盾,守护着这片她深爱的土地和人民,让这惊山明月,永远照耀着天启王朝的山河。
以上是关于惊山月的内容和剧情介绍,更多详情请下载惊山月TXT版本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