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魏从军行
北魏正统十四年,冬。寒风卷着雪粒子抽打在雁门关的城楼上,林霄被两个狱卒架着胳膊拖行,囚服早已被血污浸透,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。三天前他还是百户林靖安的独子,穿着体面的锦袍在书房温书;可现在,父亲战死后不到半月,通敌叛国的罪名就扣在了林家头上,他这个百户之子成了待斩的死囚。
“快走!死到临头还磨蹭什么!”狱卒踹了他一脚,林霄踉跄着撞在冰冷的石壁上,脑海里闪过穿越过来这半年的零碎记忆。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学生,一场意外让他成了北魏边境的百户之子,原以为能靠着对历史的了解安稳度日,却没料到北魏的乱象比史书上记载的还要惨烈——北虏在阴山脚下烧杀抢掠,西戎骑兵直逼河西走廊,东夷海盗在胶东半岛滋扰不休,南边的南唐更是趁着北魏内乱,偷偷囤积粮草招兵买马。可朝堂上,太傅高嵩把持朝政,结党营私,凡是弹劾他的官员都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;边境武将拥兵自重,藩镇之间互相攻伐,盗匪在乡间横行,百姓们卖儿鬻女,易子而食的惨状随处可见。
“把他扔进死牢!等过了年就开刀问斩!”狱卒将他推搡进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,铁门锁上的瞬间,林霄听见隔壁传来凄厉的哭声。那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,名叫阿福,父亲是戍边的普通士兵,因为偷了半袋粮食给饿晕的母亲,就被安了个“通敌”的罪名关了进来。“林大哥,我们真的会死吗?”阿福蜷缩在角落里,声音颤抖。林霄靠在冰冷的墙壁上,苦笑一声:“我不知道,但我不能就这么死了。我爹一辈子为国戍边,到最后却落得个通敌的骂名,我必须还他清白。”

死牢里的日子难熬至极,每天只有一碗掺着沙子的稀粥。林霄靠着前世的记忆,开始回忆北魏正统十四年的重大事件,他记得这一年春天,北虏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,而负责防守雁门关的将领正是高嵩的侄子高怀安,此人贪生怕死,根本不是北虏的对手。如果雁门关失守,北魏的北方防线就会崩溃,到时候百姓又要遭受战火蹂躏。
就在林霄盘算着如何越狱时,牢房的门突然被打开了。一个穿着黑色劲装的男子走了进来,腰间悬着柄锋利的弯刀,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。“林百户之子?跟我走。”男子声音低沉,不容置疑。林霄警惕地看着他:“你是谁?为什么要救我?”“我是你父亲的旧部,姓赵。将军早就料到高嵩会对林家下手,提前留了后手。”赵刀疤说着,扔给他一套黑色的夜行衣,“现在没时间解释了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。”
林霄跟着赵刀疤从密道逃出了大牢。密道尽头是一片荒芜的树林,月光透过树枝洒下来,照在林霄苍白的脸上。“将军临终前给你留了一样东西,藏在城南的破庙里。”赵刀疤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虎头的令牌,“拿着这个,去找破庙里的老和尚,他会把东西交给你。还有,高怀安克扣军粮,士兵们早就怨声载道,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,揭露他的罪行。”
与赵刀疤分手后,林霄连夜赶到了城南的破庙。老和尚见了虎头令牌,从佛像后面取出一个木盒。打开木盒,里面是一本账簿和一封信。账簿上详细记录了高嵩和高怀安克扣军粮、贪赃枉法的证据,而信里则是父亲写给朝廷的奏折,揭发了高嵩通敌的阴谋。林霄攥紧了账簿和信件,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——父亲果然是被冤枉的。
第二天一早,林霄换上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,混进了雁门关的军营。他找到父亲以前的几个旧部,将账簿和信件拿给他们看。士兵们看了之后,个个义愤填膺。“林大哥,我们听你的!只要能为将军报仇,就算是死我们也愿意!”一个名叫王虎的壮汉握紧了拳头,他是林靖安一手提拔起来的,对林靖安忠心耿耿。
林霄知道,仅凭这些证据还不足以扳倒高嵩和高怀安,必须找到更有力的证据。他决定冒险潜入高怀安的府邸。夜里,林霄穿着夜行衣,避开巡逻的士兵,翻墙进入了高府。高怀安的书房里还亮着灯,他正和一个穿着黑衣的人说话。“……北虏那边已经安排好了,等他们攻城的时候,我们就打开城门,到时候北魏的半壁江山就是我们的了……”高怀安的声音里满是得意。林霄屏住呼吸,悄悄在窗纸上戳了个小洞,看见那个黑衣人竟然是高嵩的谋士!
林霄正要离开,却不小心碰掉了窗台上的花盆。“谁在外面?”高怀安大喝一声,拔出了腰间的佩剑。林霄转身就跑,高怀安带着家丁在后紧追不舍。就在林霄快要被追上时,王虎带着一群士兵及时赶到,将高怀安的家丁打退。“林大哥,快走!”王虎拉着林霄,迅速撤离了高府。
回到军营后,林霄将高怀安通敌的消息告诉了士兵们。士兵们群情激愤,纷纷要求将高怀安绳之以法。林霄知道,现在是发动兵变的最佳时机。他带着士兵们冲进了高怀安的府邸,将高怀安和他的谋士活捉。高怀安见大势已去,还想狡辩,可当林霄把账簿、信件和他通敌的录音(林霄用前世带来的录音笔录下的)摆在他面前时,他顿时面如死灰。
解决了高怀安后,林霄带着证据赶往京城。一路上,他看到了太多的苦难:流离失所的百姓、饿殍遍野的土地、被战火摧毁的村庄。他更加坚定了要拯救这个乱世的决心。到了京城,林霄通过父亲的旧友,将证据呈给了北魏皇帝。皇帝看了之后,龙颜大怒,立即下令将高嵩和高怀安满门抄斩。
沉冤昭雪后,林霄并没有选择留在京城当官,而是主动请缨回到了雁门关。他被任命为雁门关的守将,接过了父亲的担子。上任后,林霄整顿军纪,严惩贪官污吏,将克扣的军粮补发下去,士兵们的士气大振。
春天很快就到了,北虏果然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。林霄凭借着前世的历史知识和出色的军事才能,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。他派王虎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到北虏的后方,烧毁他们的粮草;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在雁门关前迎敌。战斗打响后,北魏士兵们奋勇杀敌,北虏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。最后,王虎的部队成功烧毁了北虏的粮草,北虏军心大乱,林霄趁机率领大军发动总攻,北虏大败而逃。
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,皇帝龙颜大悦,下令嘉奖林霄。可林霄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北魏的内忧外患还没有解决,西戎、东夷、南唐还在虎视眈眈。他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,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,握紧了手中的长枪。“这乱世,总要有人来结束。”他轻声说道,眼神坚定而执着。风拂过他的发梢,带着硝烟的味道,也带着希望的气息。林霄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,要用自己的双手,为北魏撑起一片太平的天空。
以上是关于从军行的内容和剧情介绍,更多详情请下载从军行TXT版本阅读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