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
一、穿越大明:新科庶吉士的苦逼开局
鸡叫头遍时,苏泽就被太监尖利的叫起声吵醒。他挣扎着从冰凉的木板床上坐起,脑袋还昏沉沉的 —— 昨天刚结束翰林院的入职礼,他这个穿越者,总算在隆庆二年的大明王朝站稳了脚跟,成了一名二甲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庶吉士。
“好消息啊,不用卷科举了!” 苏泽揉着眼睛,心里忍不住庆幸。前世他在互联网公司卷 996,为了考公又埋头刷题三年,结果一场意外,直接穿越到了大明,还跳过了最卷的科举环节,起点就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“储相摇篮” 翰林院。更别说,他所在的隆庆二年进士榜,含金量高得吓人 —— 未来万历朝的张居正、张四维、申时行等一众首辅重臣,都是这一榜的同窗,这人脉资源,简直是天胡开局!
可没等他高兴多久,现实就给了他一记重拳。“大人,该梳洗了,卯时(早上五点)要准时到午门外集合,误了早朝可是大罪!” 贴身小吏的提醒,像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。
苏泽瞬间垮了脸:“五点?这比 996 还狠啊!” 前世他就算卷到凌晨,好歹能睡够六个小时,现在倒好,每天凌晨四点就得爬起来,顶着刺骨寒风往宫里赶,朝堂上还要站着听奏两三个时辰,回到翰林院还得处理一堆抄录公文的杂活,一天下来,腿都快站废了。
更让他崩溃的是,这具身体的原主是个文弱书生,从小锦衣玉食,哪受过这种苦?才上朝三天,苏泽就觉得自己快熬不住了 —— 黑眼圈重得像熊猫,膝盖因为长时间下跪请安变得青紫,连吃饭都没力气。
“要是能不用上早朝就好了……” 晚上,苏泽瘫在椅子上,一边揉着膝盖,一边在心里吐槽。话音刚落,他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机械音:【检测到宿主强烈需求,激活手提式朝廷系统。】
苏泽愣住了,低头一看,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,盒子上印着 “手提式朝廷” 四个小字,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——“仿哆啦 A 梦手提式国会同款,议案输入即生效,威望值决定执行权限”。
“卧槽!神器啊!” 苏泽眼睛一亮,抱着盒子研究起来。盒子侧面有个插槽,标注着 “议案输入处”,下方还有个显示屏,显示着 “当前威望值:1(新科庶吉士基础威望)”。
“先试试大的!” 苏泽摩拳擦掌,连夜写了一份 “请求陛下赐予臣入朝不趋、赞拜不名、剑履上殿” 的议案,小心翼翼地塞进插槽。盒子显示屏瞬间亮起红光,弹出一行字:【威望值不足 10000,无法执行该议案。】
“切,果然没这么容易。” 苏泽也不气馁,反正他现在最大的需求不是篡位,是睡觉!他重新写了一份议案:“请求陛下恩准,翰林院庶吉士苏泽,可每月免上早朝五日,以养精蓄锐,更好地为朝廷效力。”
将议案塞进插槽,显示屏闪烁了几下,终于亮起绿光:【威望值足够,议案已提交,明日起生效。】
苏泽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抱着盒子亲了一口:“以后终于能睡个好觉了!这穿越,总算有点盼头了!”
二、朝堂漩涡:新科进士的站队危机
第二天早上,苏泽破天荒地睡到了辰时(早上七点)。小吏急得团团转,他却慢悠悠地起床洗漱,还吃了一顿热乎的早膳。“别急,我有陛下恩准的免朝令。” 苏泽晃了晃手里的纸条 —— 那是手提式朝廷自动生成的 “圣旨”,盖着仿造的皇帝印玺,足以以假乱真。
小吏看得目瞪口呆,不敢再多说一句。苏泽心里得意,提着公文包去了翰林院。刚到门口,就看到一群新科进士围在一起,争论得面红耳赤。
“如今朝堂,当属徐阁老(徐阶)一派最得圣心,我们这些新科进士,若能投靠徐阁老,未来前途不可限量!”
“胡说!高大人(高拱)才是陛下的潜邸旧臣,手握吏部大权,跟着高大人,才能更快得到提拔!”
“我觉得还是应该中立,隆庆爷刚登基,朝堂局势不明,贸然站队,万一站错了队,可是掉脑袋的事!”
苏泽心里一紧 —— 他当然知道,隆庆二年正是朝堂斗争最激烈的时候。徐阶刚扳倒严嵩没多久,地位还没坐稳;高拱作为皇帝的老师,野心勃勃,一心想取代徐阶;还有张居正等年轻官员,在两派之间摇摆,伺机而动。新科进士们作为 “新鲜血液”,自然成了两派拉拢的对象,可一旦卷入其中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
果然,没过多久,徐阶的门生就找到了苏泽,送来一盒名贵的墨宝,隐晦地表示,只要苏泽愿意 “靠拢” 徐阶,未来翰林院的考评,保证给他 “优等”;紧接着,高拱那边也派人送来消息,说可以安排他去吏部实习,接触核心政务。
苏泽左右为难 —— 投靠徐阶,固然能暂时安稳,可高拱势头正盛,未来很可能掌权;投靠高拱,又怕徐阶报复,毕竟徐阶现在还是内阁首辅;保持中立,又会被两边都排挤,在翰林院寸步难行。
“要是能不用站队就好了……” 苏泽回到住处,又想起了手提式朝廷。他琢磨着,要是能通过议案,让朝廷出台 “新科进士入职三年内,不得参与派系斗争,专心本职工作” 的规定,不就能解决眼前的危机了吗?
他立刻写好议案,塞进手提式朝廷。显示屏亮起,显示:【威望值需 100,当前威望值 10(因 “免朝议案” 获得少量威望),差额 90,无法执行。】
“威望值不够啊……” 苏泽叹了口气,看来还得先做些实事,提升自己的威望值。他想起翰林院的工作,每天除了抄录公文,就是整理历代典籍,枯燥又没意义。“不如先从改善翰林院的工作效率入手?”
三、手提神器:从 “不上早朝” 开始的改变
苏泽发现,翰林院的公文抄录全靠人工,不仅速度慢,还容易出错;典籍整理也毫无章法,想要找一份旧档,往往要翻找大半天。他结合前世的办公经验,写了一份 “关于改进翰林院公文抄录与典籍管理方法” 的议案 —— 建议制作统一的抄录模板,减少重复劳动;给典籍分类编号,建立索引目录,方便查找。
将议案塞进手提式朝廷,显示屏显示:【威望值足够,议案已提交,三日内执行。】
果然,三天后,吏部突然下发公文,要求翰林院按照苏泽提出的方法改进工作流程。翰林院的老翰林们一开始还颇有微词,觉得一个新科庶吉士懂什么,可试行几天后,大家都发现,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 —— 原本要抄录一天的公文,现在半天就能完成;原本要翻找半天的典籍,现在对照索引,几分钟就能找到。
“苏庶吉士这方法,真是绝了!”
“没想到这新科进士里,还有这么懂实务的人!”
赞美声传开,苏泽的威望值也蹭蹭往上涨,很快就涨到了 150。更让他惊喜的是,徐阶和高拱那边,也因为他 “专心实务、不涉党争”,暂时没再来拉拢他,让他得以安心搞 “改革”。
解决了工作问题,苏泽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 “睡眠大计”。之前每月免朝五日,虽然比以前好,但还是不够。他写了一份 “关于优化早朝制度” 的议案 —— 建议将早朝时间从卯时推迟到辰时,让官员们能多休息一个时辰;同时减少早朝频率,除了重大事务,日常事务可通过奏疏上报,不必事事都在早朝讨论。
这次议案提交后,显示屏显示:【威望值需 500,当前威望值 180,差额 320,无法执行。】
“看来还得再干票大的。” 苏泽琢磨着,现在隆庆朝最大的问题,除了朝堂斗争,就是财政紧张 —— 嘉靖朝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,北方要防备蒙古,南方要应对倭寇,处处都要用钱。要是能提出一个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,威望值肯定能大幅提升。
他想起前世学过的历史,隆庆朝后期有 “隆庆开关”,开放海禁,允许民间对外贸易,为大明赚了不少银子。现在正好是隆庆二年,海禁还没开放,他完全可以提前推动这件事!
苏泽连夜写了一份 “关于开放海禁、允许民间对外贸易” 的议案,详细阐述了开放海禁的好处:既能增加关税收入,充实国库;又能规范对外贸易,减少倭寇袭扰;还能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,缓解民生压力。
将议案塞进手提式朝廷,显示屏闪烁了很久,终于亮起绿光:【威望值足够(因 “翰林院改革” 获得威望 400,当前威望 580),议案已提交,一月内执行。】
四、国策初显:手提朝廷的威力与局限
一个月后,朝廷果然下旨,开放福建漳州月港作为对外贸易港口,允许民间商人申请 “船引”,出海贸易,同时设立 “市舶司”,负责征收关税。消息传开,朝野震动 —— 支持的人觉得这是解决财政危机的好办法,反对的人则认为开放海禁会引来倭寇,还会让 “蛮夷之物” 污染大明风气。
可事实很快证明,苏泽的议案是对的。仅仅三个月,月港就征收关税白银二十万两,相当于大明半年的财政收入;沿海地区的倭寇袭扰也减少了大半,因为民间商人有了合法的贸易渠道,不再需要铤而走险;沿海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,不少人靠着出海贸易发了家。
“苏庶吉士真是有远见啊!”
“没想到一个新科进士,竟能提出这么利国利民的好政策!”
赞美声传遍朝野,苏泽的威望值暴涨到了 5000,连隆庆皇帝都注意到了他,特意在朝堂上表扬了他,还让他参与编写《大明会典》,接触到了更核心的政务。
有了足够的威望值,苏泽终于能推动 “优化早朝制度” 的议案了。没过多久,朝廷下旨,将早朝时间推迟到辰时,日常事务改为奏疏上报,每月只举行五次 “大朝会”。这下,不仅苏泽能睡个好觉,其他官员也纷纷拍手叫好 —— 之前每天五点起早朝,不少年老的官员都熬不住,现在终于能轻松一些了。
苏泽的日子越过越滋润,可他也发现了手提式朝廷的局限。有一次,他想提出 “减轻百姓赋税” 的议案,结果显示屏显示:【该议案涉及核心财政政策,需皇帝同意方可执行,手提式朝廷权限不足。】
还有一次,他想推动 “改革科举制度”,增加实务科目,结果显示屏显示:【该议案涉及祖制,需内阁与六部共同商议通过,手提式朝廷无法单独执行。】
“看来这神器也不是万能的。” 苏泽恍然大悟,手提式朝廷能帮他解决一些 “小事”,但涉及国家核心政策和祖制的大事,还是需要通过正常的朝堂程序来推动。而且,随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,他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“偷偷摸摸” 地用手提式朝廷,必须学会在朝堂上与人合作,争取更多人的支持。
这天,张居正主动找到了苏泽。这位未来的万历首辅,此时还是个年轻的翰林院编修,眼神里满是锐气:“苏兄提出的开放海禁、优化早朝,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,张某深感佩服。如今朝堂局势复杂,单凭苏兄一人,怕是难以推动更多改革,不如你我联手,共同为大明做点实事?”
苏泽看着张居正,心里豁然开朗。他想起手提式朝廷,更想起自己穿越的初心 —— 不仅仅是为了过得舒服,更是想利用自己的知识,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。“张兄所言极是,苏某愿意与张兄携手,共推改革!”
从此,苏泽不再只依赖手提式朝廷,而是开始主动参与朝堂事务。他和张居正一起,研究财政政策,提出 “一条鞭法” 的初步构想;他联合其他新科进士,向朝廷建议整顿吏治,严惩贪官污吏;他还利用手提式朝廷的便利,推动一些 “小改革”,比如改善官员的俸禄待遇,减少贪腐的诱因;建立官员考核制度,让有能力的人能得到提拔。
隆庆六年,隆庆皇帝驾崩,万历皇帝登基。此时的苏泽,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科庶吉士,成长为翰林院掌院学士,深得张居正的信任,成为 “万历新政” 的重要推动者。他的手提式朝廷,虽然用得越来越少,但每次在关键时刻,都能帮他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—— 比如在 “一条鞭法” 推行受阻时,他用手提式朝廷提交了 “试点推行” 的议案,为新政争取了时间。
这天,苏泽站在翰林院的院子里,看着远处的皇宫,手里握着那只早已有些陈旧的手提式朝廷。他想起穿越初期,那个为了不上早朝而狂喜的自己,忍不住笑了。现在的他,早已不再是那个只想 “躺平” 的穿越者,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,用自己的力量,为大明的繁荣贡献着一份力量。
“或许,这才是穿越的意义吧。” 苏泽轻轻抚摸着手提式朝廷,心里满是感慨。手提式朝廷是他的 “金手指”,但真正让他立足的,还是他的知识、他的努力,以及他对这个时代的责任感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万历新政的推行还会遇到很多困难,但苏泽不再害怕 —— 因为他知道,只要他坚持下去,只要他和张居正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,就一定能让这个古老的王朝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以上是关于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的内容和剧情介绍,更多详情请下载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TXT版本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