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在晚唐:乾符冬战起,乱世觅生机
第一章:修罗觉醒,乾符元年的末日斜阳
乾符元年(874 年)的冬至,寒风如刀,刮过西川大地。大渡河沿岸的战场上,尸横遍野,鲜血染红了结冰的河面,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焦糊味 —— 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战,唐军兵败,南诏大军趁势追击,溃兵如潮水般涌向邛州,只留下满场尸体,在斜阳下诉说着大唐的衰败。
“咳…… 咳咳……”
一具 “尸体” 突然动了动,紧接着,一只沾满血污的手从尸堆中伸出,推开了压在身上的同伴遗体。年轻的唐军甲兵李晏缓缓睁开眼,眼前是模糊的血色,耳边是呼啸的寒风与远处隐约的马蹄声。
他记得自己是长安城外农户家的孩子,半年前被强征入伍,随大军前往西川抵御南诏进犯。可他从未想过,第一次上战场,就遭遇了如此惨败。
“活着…… 我还活着……” 李晏喃喃自语,挣扎着从尸堆中爬出来。他身上的盔甲早已破碎,左臂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,鲜血还在不断渗出。他环顾四周,满目疮痍 —— 折断的兵器、破损的旗帜、冻僵的尸体,还有远处被烧毁的营帐,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。
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,染红了半边天空,却没有丝毫暖意,反而透着一股末日般的凄凉。李晏握紧了手中仅存的半截长枪,心中满是茫然 —— 他不知道该去哪里,也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。
就在这时,他的手触碰到了胸口的一个硬物。他低头一看,是一枚用桃木制成的符牌,上面刻着模糊的 “李” 字和一些看不懂的符文。这是他入伍前,父亲塞给他的,说这是 “命符”,能保他平安,还说 “命符传李氏二百五十七年后,或有转机”。当时他只当是父亲的安慰,没想到现在竟成了他唯一的念想。
“二百五十七年后…… 可现在的大唐,还有未来吗?” 李晏苦笑。他想起入伍前在长安看到的景象:公卿贵族们依旧沉湎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,宴饮作乐,挥金如土;而街头巷尾,却是流离失所的灾民,饿殍遍地。如今西川兵败,南诏兵锋直指成都,距离王仙芝、黄巢起义也只有三个月,距离大唐覆灭,更是只剩三十三年。天唐的大厦尚未倾塌,可天下早已是一片断壁残垣。
“不行,我不能就这么死了!” 李晏握紧命符,眼神逐渐坚定。他想起父亲曾教他的酿酒手艺,想起母亲教他的织布技巧,“就算不能再当兵,我也能靠手艺活下去!说不定,还能在这乱世中,闯出一条路来!”
第二章:乱世机遇,从疗伤到初寻方向
李晏拖着受伤的身体,朝着邛州的方向走去。他知道,溃兵都往邛州撤退,那里或许能找到食物和药品。一路上,他看到了更多的惨状:被南诏兵劫掠后的村庄,房屋被烧毁,村民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路边;逃难的百姓扶老携幼,面黄肌瘦,眼神中满是绝望。
“给点吃的吧…… 我孩子快饿死了……” 一个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,跪在路边,向过往的溃兵乞讨,却没人理会。
李晏心中一酸,从怀里掏出仅存的半块干粮 —— 这是他出发前领到的,一直没舍得吃。他走到妇人面前,将干粮递给她:“快给孩子吃吧。”
妇人感激地看着他,连连道谢。李晏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,心中更加坚定了 “活下去” 的信念 —— 他不仅要自己活下去,还要尽力帮助更多的人。
历经三天三夜的跋涉,李晏终于抵达邛州。此时的邛州城早已乱作一团,溃兵们四处劫掠,百姓们紧闭家门,守军也只是象征性地防守,根本无力阻挡可能到来的南诏大军。
李晏没有进城,而是在城外的一处破庙里暂时安顿下来。他用身上仅存的钱,从一个草药郎中那里买了些疗伤的草药,自己简单处理了伤口。接下来的日子,他开始思考自己的 “创业” 方向 ——
酿酒?邛州多产粮食,酿酒有原料,可战乱时期,百姓连饭都吃不饱,谁还有钱买酒?
织布?成都的蜀锦天下闻名,可织布需要设备和原料,他现在一穷二白,根本无法启动;
种地?他没有土地,而且战火纷飞,就算种了庄稼,也可能被士兵或乱民劫掠。
就在李晏一筹莫展时,一群溃兵闯入了破庙。他们看到李晏,眼中露出贪婪的光芒:“小子,身上有多少钱?快交出来!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!”
李晏握紧了手中的半截长枪,心中却没有丝毫畏惧。他知道,退缩只会死得更快。就在双方即将动手时,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—— 是一支前往西川增援的唐军小队。溃兵们见状,赶紧四散逃跑。
小队的将领看到李晏,皱了皱眉:“你是哪个部队的?怎么在这里?”
“回将军,我是前几日兵败大渡河的溃兵,名叫李晏。” 李晏恭敬地回答。
将领点了点头,又看了看破庙周围逃难的百姓,叹了口气:“如今西川战乱,百姓流离失所,军粮也短缺得厉害。我看你不像普通的溃兵,可有什么办法,能缓解眼下的困境?”
李晏心中一动 —— 机会来了!他想起自己曾在长安城外,见过农户用红薯、土豆等粗粮制作 “压缩干粮”,方便携带,还耐饿。他赶紧说道:“将军,我有一法,可制作‘便携干粮’,用粗粮和野菜混合,蒸熟后晒干,不仅能长期保存,还能快速补充体力,适合军队和逃难百姓食用。”
将领眼前一亮:“哦?真有此法?若你能成功制作,我可向军需官举荐你,给你提供原料和场地!”
第三章:立足西川,便携干粮打开局面
在将领的帮助下,李晏获得了一批粗粮(红薯、玉米、小米)和野菜,还在邛州城外找到了一间废弃的粮仓,作为制作 “便携干粮” 的场地。他按照记忆中的方法,先将粗粮磨成粉,再将野菜洗净切碎,与面粉混合,加入少量盐和水,揉成面团,蒸熟后切成小块,放在阳光下晒干。
几天后,第一批 “便携干粮” 制作完成。李晏将干粮送到将领面前,将领尝了一口,惊讶地说:“这干粮虽然口感粗糙,却很顶饿,而且方便携带,确实适合军队!”
将领立刻将此事上报给西川节度使,节度使也很重视,下令让李晏扩大生产,还派了十个民夫协助他。李晏没有懈怠,他不断改进配方 —— 加入少量豆类,提升干粮的营养;用炭火烘烤代替日晒,缩短制作时间;还将干粮分成不同的分量,方便士兵随身携带。
很快,“便携干粮” 就在西川的唐军中推广开来。士兵们对这种干粮赞不绝口,不仅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,还减轻了后勤运输的压力。李晏也因此获得了节度使的赏赐 —— 五十两银子和一块 “军需供应商” 的令牌,还被允许在邛州城内开设一间铺子,向百姓出售便携干粮。
李晏的铺子开张后,生意非常火爆。逃难的百姓为了方便赶路,纷纷购买干粮;守城的士兵、往来的商贩,也成了他的常客。李晏还雇佣了几个逃难的灾民,教他们制作干粮,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,也帮助灾民找到了生计。
“李郎君,你这干粮真是救了我们的命啊!” 一个逃难的老汉拿着干粮,激动地说,“我带着孙子逃难,要是没有这干粮,我们祖孙俩恐怕早就饿死在路上了!”
李晏笑着说:“大爷客气了,能帮到大家就好。” 他知道,自己的 “创业” 之路,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开始。
可好景不长,南诏大军很快逼近邛州,城内的百姓和士兵都陷入了恐慌。节度使下令加固城防,还让李晏加大干粮的生产,为守城做准备。李晏没有犹豫,他组织民夫,日夜不停地制作干粮,还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,购买了一批药材,免费分发给受伤的士兵和百姓。
守城战打响后,李晏的 “便携干粮” 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士兵们依靠干粮,在城墙上坚守了半个月,最终等到了朝廷的援军,击退了南诏大军。战后,节度使亲自召见李晏,对他大加赞赏:“李晏,此次守城成功,你功不可没!我已向朝廷上奏,为你请功!”
第四章:拓展版图,乱世中谋长远发展
凭借守城的功绩,李晏被朝廷封为 “九品将仕郎”,虽然官职不高,却有了正式的身份。他的 “便携干粮” 生意也越做越大,不仅在邛州开设了分店,还将生意扩展到了成都。
在成都,李晏又发现了新的商机 —— 成都作为西川的重镇,商业发达,往来的商贩众多,对 “运输” 的需求很大。可当时的运输方式主要是人力和畜力,效率低下,而且战乱频发,运输途中经常遭遇劫掠。
李晏想起前世见过的 “物流团队”,他决定组建一支 “安全运输队”—— 招募一批退伍的士兵(这些士兵有战斗经验,能应对沿途的乱兵和劫匪),购买一批马匹和车辆,为商贩提供 “门到门” 的运输服务,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。
为了保证运输安全,李晏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:运输队配备武器,每队至少有一名懂医术的人(应对伤病);与沿途的驿站和村镇建立合作,提前了解路况和安全情况;为客户的货物提供 “保价” 服务,若货物丢失或损坏,由运输队赔偿。
“安全运输队” 成立后,很快就受到了商贩们的欢迎。以往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的运输,现在只需五六天;而且运输途中的安全也有了保障,再也不用担心货物被劫掠。李晏的运输队规模越来越大,最多时拥有一百多匹马、五十多辆车、两百多名队员,成为了西川地区有名的 “物流商”。
随着生意的发展,李晏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他不仅帮助了大量的灾民和退伍士兵找到生计,还经常资助当地的书院和寺庙,赢得了百姓的尊敬。有人劝他:“李郎君,你现在有钱有势,不如投靠节度使,谋个更高的官职?”
李晏摇了摇头,笑着说:“我只想在这乱世中,为百姓做点实事,让更多人能活下去。至于官职,对我来说并不重要。” 他心里清楚,晚唐的官场腐败不堪,投靠节度使,只会卷入权力斗争,不如专注于自己的事业,用自己的方式,守护一方百姓。
乾符二年(875 年),王仙芝、黄巢在濮阳起义,天下大乱。西川虽然暂时安定,却也受到了起义的影响,物价飞涨,人心惶惶。李晏凭借自己的 “便携干粮” 和 “安全运输队”,稳定了当地的粮食供应和商品流通,还帮助官府安抚百姓,成为了西川地区不可或缺的 “支柱”。
这天,李晏站在成都的铺子前,看着街上往来的百姓,手中握着那枚 “命符”。他想起父亲说的 “命符传李氏二百五十七年后,或有转机”,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,但他知道,自己已经在这乱世中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“转机”—— 不是依靠官职,也不是依靠权力,而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,在晚唐的废墟上,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“大唐或许会覆灭,但百姓的生活还要继续。” 李晏眼神坚定,“我会继续做下去,让我的干粮,我的运输队,帮助更多人度过这乱世。就算未来再艰难,我也不会放弃!”
夕阳的余晖洒在李晏的身上,虽然依旧带着一丝凄凉,却也透着一股希望的光芒。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晚唐,李晏的 “创业” 之路,还在继续。他用自己的行动,证明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,也能凭借勇气和智慧,找到生机,守护希望,成为乱世中的一道光。
以上是关于创业在晚唐的内容和剧情介绍,更多详情请下载创业在晚唐TXT版本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