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重生:2005 年的星光重启
“哗啦 ——”
冰水泼在脸上的刺骨寒意,让沈善登猛地睁开眼。廉价出租屋的天花板斑驳泛黄,墙上贴着早已过气的明星海报,桌上的老式台式电脑屏幕还亮着,停留在某音乐平台的 “新人歌手招募” 页面。
“我…… 没死?”
沈善登撑起身子,指尖触到脸颊上未干的水渍,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—— 上一世,他是华语乐坛的 “遗憾天才”,凭借一首原创歌曲崭露头角,却在资本的挤压下被雪藏,作品被剽窃,名声被玷污,最终在 30 岁那年,喝着闷酒从公寓阳台坠落。而现在,他低头看向手机屏幕,日期清晰地显示着:2005 年 6 月 18 日。
他重生了,回到了华语娱乐圈刚刚起步,却处处充斥着模仿与浮躁的年代。
“2005 年……” 沈善登握紧拳头,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。这一年,韩流席卷内地,本土偶像多是 “流水线产物”;这一年,原创音乐被视为 “小众”,唱片公司更愿意花钱买国外版权改编;这一年,影视圈题材单一,好剧本稀缺,流量至上的苗头初现。
上一世的遗憾与不甘,此刻都化作了改变未来的动力。他走到电脑前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,脑海中浮现出上一世错过的无数经典旋律、被埋没的优秀剧本,以及那些本该闪耀却最终沉寂的名字。“既然老天让我重来一次,” 沈善登的声音带着坚定,“那我就要让华娱,有自己的太阳。”
他点开音乐制作软件,指尖在虚拟钢琴键盘上跳动。没有复杂的编曲,只有简单的吉他伴奏,他对着麦克风,唱起了那首上一世未能问世的原创歌曲 ——《星辰》。歌声清澈而有力量,歌词里藏着对梦想的执着,对未来的期盼,像是一道微光,照亮了这间昏暗的出租屋。
录音完成后,沈善登将歌曲上传到那个 “新人歌手招募” 页面,没有填写华丽的履历,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一句简介:“为华娱,唱一首属于我们的歌。”
二、破晓:一首《星辰》的燎原之势
沈善登没想到,《星辰》会火得如此之快。
上传歌曲的第三天,他的手机就被唱片公司的电话打爆了。起初只是小公司的邀约,后来连业内顶尖的 “星耀传媒” 也发来消息,负责人在电话里语气急切:“沈先生,我们愿意出最高的签约费,只要你愿意加入星耀,资源任你挑!”
而此时的《星辰》,已经爬上了各大音乐平台的新歌榜榜首。听众在评论区疯狂留言:“终于听到不模仿韩流的中文歌了!”“歌词太戳心了,这才是我们该有的音乐!”“沈善登是谁?请多唱几首!”
面对纷至沓来的邀约,沈善登却一一拒绝。上一世的经历让他明白,资本的扶持往往伴随着束缚。他用自己仅有的积蓄,注册了一家小型工作室,取名 “启明星”—— 寓意着为华娱照亮方向。
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推出《星辰》的 MV。没有流量明星参演,沈善登亲自上阵,取景地选在老家的小县城,画面里有放学路上的学生、加班归来的打工人、在广场上跳舞的老人,平凡的场景配上治愈的歌声,一经发布就刷爆了各大视频平台。
“原来华语歌曲也能这么有温度。”
“这才是贴近我们生活的作品啊!”
《星辰》的成功,像是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千层浪。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关注原创中文音乐,唱片公司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,原本被搁置的本土音乐人,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。而沈善登,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,变成了媒体口中的 “原创黑马”。
但他没有停下脚步。紧接着,他又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《拾光》,十首歌全是原创,风格涵盖民谣、摇滚、国风,每一首歌都像一个故事,讲述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。专辑销量打破了当年的华语唱片纪录,甚至在海外华人圈引发热议,有外媒评价:“这张专辑,让世界听到了华语音乐的新声音。”
此时的沈善登,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新人,他的名字,开始与 “优质原创” 绑定在一起,像一道微光,逐渐在华娱的天空中变得明亮。
三、正午:以太阳之名,重塑华娱版图
随着音乐领域的成功,沈善登将目光投向了影视圈。
2008 年,他成立 “启明星影视部”,公开招募原创编剧,提出 “内容为王” 的理念。当时的影视圈,要么翻拍经典,要么购买国外 IP,原创剧本几乎无人问津。沈善登却拿出了自己写的第一个剧本 ——《少年中国》,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时代浪潮中追逐梦想的故事,没有流量明星,只有实力派演员,拍摄成本不高,却充满了热血与真诚。
“沈总,这样的剧本没人会看的,现在观众就喜欢看甜宠、仙侠。” 有人劝他。
沈善登却坚持:“观众不是不喜欢好故事,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好故事。”
事实证明,他又一次赌对了。《少年中国》播出后,收视率一路飙升,豆瓣评分高达 9.2 分。剧中的台词 “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有梦则国有望” 成为年度热词,剧中的年轻演员也凭借扎实的演技圈粉无数。更重要的是,这部剧让影视圈看到了原创剧本的潜力,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本土原创内容,编剧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。
此后,沈善登带领 “启明星”,不断推出爆款作品:国风音乐专辑《华夏乐章》,将传统乐器与流行音乐结合,让京剧、昆曲走进年轻人的视野;现实题材电视剧《人间烟火》,聚焦普通人的生活,引发全民共情;电影《攀登者》,讲述中国登山队的故事,票房口碑双丰收,打破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票房纪录。
他还成立了 “华娱新人扶持计划”,发掘有才华的年轻人,为他们提供创作平台,不干涉创作自由,只给予资源支持。在他的帮助下,一批优秀的新人歌手、演员、编剧脱颖而出,华语娱乐圈逐渐摆脱了 “模仿依赖症”,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。
2015 年,在华语娱乐盛典上,沈善登被授予 “终身成就奖”。颁奖台上,聚光灯打在他身上,他穿着简单的黑色西装,笑容温和却坚定。
“有人问我,为什么能坚持做原创?” 沈善登拿起话筒,声音传遍整个会场,“因为我始终相信,华语娱乐圈不该只有外来的星光,我们也该有自己的太阳。”
台下掌声雷动,曾经质疑过他的人,如今都对他充满敬佩。韩流依旧存在,但再也无法垄断市场;资本依旧强大,但再也不能随意左右创作;流量依旧重要,但好作品才是真正的通行证。这一切的改变,都始于 2005 年那个重生的夏天,始于沈善登的那句 “为华娱,唱一首属于我们的歌”。
盛典结束后,沈善登站在后台,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。手机里传来新消息,是 “启明星” 新签约的 00 后歌手发来的:“沈总,我写了一首关于家乡的歌,想让你听听。”
沈善登笑着回复:“好啊,明天来工作室,我们一起改。”
他知道,自己这颗 “太阳”,已经照亮了更多人的梦想。未来的华娱,会有更多的星光闪耀,而他,会一直站在那里,用自己的力量,守护着这片星光,让华语娱乐圈的光芒,照亮整个世界。因为他是沈善登,是华娱唯一的太阳,是那个让华娱拥有了自己光芒的人。
以上是关于华娱唯一太阳的内容和剧情介绍,更多详情请下载华娱唯一太阳TXT版本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