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军赋:龙起行伍登九五
第一章 私生子的从军路
大楚元启十三年,秋。雁门关外,寒风卷着沙砾,拍打在戍卒们的甲胄上,发出“哗哗”的声响。洛羽缩了缩脖子,将身上单薄的粗布短褐裹得更紧了些。他刚从队伍末尾的茅厕回来,手里还攥着半块硬邦邦的麦饼——这是他今日的口粮。
“洛羽!发什么呆?伍长让你去搬草料!”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,是同伍的老兵王二。洛羽应了一声,快步朝着草料场走去。没人知道,这个看起来瘦弱不堪的边关小卒,竟是大楚镇国大将军洛惊鸿的私生子。
三个月前,洛羽还在京城外的破庙里照顾病重的母亲。母亲临终前,拉着他的手,眼泪止不住地流:“羽儿,娘这辈子最大的遗憾,就是没能堂堂正正地走进洛家大门……你去找到你爹,让他给娘一个名分……”
母亲去世后,洛羽揣着唯一的信物——一块刻着“洛”字的玉佩,辗转来到了雁门关。他知道,父亲洛惊鸿正在此处镇守。可当他递上玉佩求见时,却被门房当成骗子,一顿拳打脚踢赶了出来。“就你这穷酸样,也敢冒充将军的儿子?滚远点!”
洛羽心灰意冷,却并未放弃。他想起母亲的嘱托,想起自己空有一身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理论,却连母亲的心愿都无法完成。“既然正门进不去,那我就从最底层爬上去!”他咬了咬牙,报名参了军,成了雁门关的一名戍卒。
作为穿越者,洛羽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楚王朝的命运。此时的天下,七国并立,战乱不休。大楚看似强盛,实则内部腐朽,门阀林立,百姓流离失所。用不了多久,北方的燕国就会大举南下,雁门关将成为一片焦土。
“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主动出击。”洛羽暗下决心。他不仅要替母亲争夺名分,还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条生路,甚至……改变这天下的命运。
第二章 边关上的崭露头角
雁门关的戍卒生活异常艰苦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操练,白天要么站岗放哨,要么搬运物资,晚上还要轮流值夜。洛羽身材瘦弱,刚开始时常常跟不上队伍,伍长和老兵们也时常欺负他。
但洛羽没有抱怨,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训练和学习上。他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,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训练方法。比如,他建议将士兵分成小队进行对抗训练,既能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,又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。
起初,伍长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:“你一个小卒懂什么?老老实实训练就行!”但洛羽没有放弃,他利用休息时间,私下里组织几个关系好的士兵按照自己的方法训练。没过多久,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就有了明显的提升。
此事很快传到了校尉李虎的耳朵里。李虎是个惜才之人,他召见了洛羽,想听一听他的想法。洛羽不卑不亢地将自己的训练方法和对边境防务的看法说了出来。他提出,雁门关的防御工事存在漏洞,应该在关外增设烽火台和暗哨,提前预警燕国的动向。

李虎听后,眼前一亮。他没想到这个看似瘦弱的小卒,竟然有如此独到的见解。他立即将洛羽的建议上报给了将军洛惊鸿,并任命洛羽为小队队长,负责训练新兵。
洛羽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。他严格按照自己的方法训练新兵,还将现代的急救知识和战场生存技巧传授给他们。在他的带领下,这支新兵小队的战斗力突飞猛进,成为了雁门关戍卒中的佼佼者。
不久后,燕国的小股骑兵前来袭扰。洛羽奉命率领小队前往拦截。面对凶悍的燕军骑兵,新兵们有些胆怯。洛羽沉着冷静,指挥小队利用地形优势,设下埋伏。当燕军骑兵进入埋伏圈后,洛羽一声令下,箭矢如雨般射出,燕军骑兵纷纷落马。
这一战,洛羽小队大获全胜,不仅击退了燕军,还缴获了不少马匹和物资。消息传到洛惊鸿耳中,他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个名叫洛羽的小卒。“洛羽……”他看着手中的战报,喃喃自语,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。
第三章 搅弄风云踏山河
随着洛羽屡立战功,他的职位也一路晋升,从小队队长升到了校尉,又从校尉升到了裨将。他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,不少士兵都愿意追随他。而洛惊鸿也终于确认了洛羽的身份,他私下里召见了洛羽,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轻时颇为相似的儿子,心中百感交集。
“你想要什么?”洛惊鸿问道。洛羽直视着他的眼睛:“我要母亲的名分,更要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。”洛惊鸿沉默了,他知道洛羽的野心不小,但他也不得不承认,洛羽确实有这个能力。
就在这时,天下局势发生了巨变。燕国联合赵国,大举进攻大楚。雁门关首当其冲,陷入了重围。洛惊鸿率军奋力抵抗,却因兵力悬殊,节节败退。就在雁门关即将失守之际,洛羽提出了一条奇计——假意投降,暗中派精锐部队绕到燕军后方,烧毁他们的粮草大营。
洛惊鸿犹豫再三,最终还是采纳了洛羽的建议。洛羽亲自率领三千精锐,趁着夜色,悄悄绕到了燕军后方。他利用自己的军事知识,避开了燕军的巡逻队,成功烧毁了燕军的粮草大营。燕军顿时军心大乱,洛惊鸿趁机率军出击,大败燕赵联军。
经此一战,洛羽声名鹊起,成为了大楚的英雄。但他也清楚,大楚王朝已经病入膏肓,仅凭一场胜利无法改变什么。此时,朝中权臣当道,皇帝昏庸无能,竟然听信谗言,猜忌洛惊鸿拥兵自重,下令将他召回京城。
“爹,不能回去!这是个陷阱!”洛羽劝阻道。洛惊鸿叹了口气:“君命难违啊。”洛羽看着父亲决绝的背影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“既然君不明,那这天下,就该换个人来坐!”
洛惊鸿被召回京城后,果然遭到了陷害,被打入了天牢。洛羽得知消息后,立即率领麾下大军,以“清君侧,诛奸佞”为名,起兵造反。他军纪严明,所到之处,秋毫无犯,深受百姓的拥护。不少被门阀压迫的寒门子弟和起义军也纷纷投靠他。
洛羽率领大军,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攻破了京城,救出了洛惊鸿。他废除了昏庸的皇帝,拥立了一位年幼的宗室子弟为傀儡皇帝,自己则掌握了朝政大权。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,他知道,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,就必须统一七国。
接下来的几年里,洛羽率领大军,南征北战。他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和穿越者的知识,先后击败了燕、赵、齐等国。在战争中,他大力推行改革,打破门阀垄断,重视寒门人才,鼓励农耕,兴修水利。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,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。
终于,在洛羽三十五岁那年,他统一了七国,建立了新的王朝。登基大典那天,洛羽身着龙袍,站在皇宫的最高处,俯瞰着脚下的万里江山。黑甲玄旗迎风招展,十万大军齐声高呼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”。
洛羽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,想起了雁关关上的艰苦岁月,想起了那些为了天下太平而牺牲的将士们。他握紧了手中的玉玺,心中暗暗发誓:“从今日起,朕定当励精图治,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,不负这大好河山!”
以上是关于从军赋的内容和剧情介绍,更多详情请下载从军赋TXT版本阅读。





